师范专业认证

联系方式

书记信箱  

47933759@qq.com

 

院长信箱  

15941994@qq.com

  

副院长信箱  

675090434@qq.com


副院长信箱

120678486@qq.com


副书记信箱  

8912105@qq.com


副院长信箱  

85963309@qq.com

  

 

学生科长信箱 

316401293@qq.com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正文
师范专业认证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9版,2021年修订)

日期:2022-06-03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9版,2021年修订)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1

学科门类:理科 标准学制:四年

所在学院: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适用年级:2021级起

一、专业简介

化学专业开办于1978年,1999年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本科生,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专业并招生,2004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经过22年本科办学,已为社会累计输送18届毕业生。2007年获批四川省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20年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支。学院现有实验室3800余平米,拥有天然产物化学与小分子催化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专业毕业生多数从事中学化学教育工作或读研深造,学生就业率持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近两年研究生录取率40%左右

二、培养目标

(一)目标定位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四川,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师德高尚,能扎根基层教育,具有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系统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在中学特别是县域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化学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的化学教师,且有潜力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二)目标预期

学生经过5年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后,能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1:以德立身,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职业理想;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热爱化学教育事业,以学生为本,不断增强自身人文底蕴,发扬科学精神,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目标2学养深厚,教学有法。具有扎实的化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熟练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能开设示范课,在教育教研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

目标3以生为本,育人有方。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高效组织并开展班级管理、心理辅导、课外活动、主题教育等育人活动,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化学教学中,能充分挖掘化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提升化学学科育人实效。

目标4:勤学善思,持续发展。能运用沟通与合作技能,与学生、家长、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对国内外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不断反思改进、持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逐渐成长为中学化学骨干教师。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等相关要求,聚焦教师职业能力核心素养,针对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中学化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为此,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切实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个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争当四有好老师的志向。

1-1理想信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立德树人】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

1-3依法执教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2.教育情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理解并认同中学化学教师工作的内涵和价值,乐于从教。尊重、关爱学生,秉承知识、能力、身心与品德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与独特性,陶冶情操,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1职业认同具有正确的教育观,领会并认同中学化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教育强国的职业使命感,愿意扎根县、乡镇基层教育岗位。

2-2敬业爱生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关注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关注个体差异。爱岗敬业,在教育实践中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

2-3自身修养具有正确教师观,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言行举止符合教师礼仪;具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认识数学、物理与化学学科的联系;扎实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领悟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形成系统的化学学科素养,能运用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融合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研究并解决中学化学教学中有价值的化学问题

3-1学科知识系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的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形成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为中学化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3-2学科能力具备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分析化学相关问题;掌握化学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了解化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一般方法;具有安全、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3学科应用领会化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工、生命、材料、环境等学科的联系,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能运用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融合信息技术、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教学能力】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教学理念,能依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有效整合化学教学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教学体验,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4-1教学基础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学化学教育规律;理解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核心素养内涵,能阐述中学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和逻辑;“三字一话”达标、能独立操作中学化学实验、会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4-2教学实践能基于学生中心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够把握学情制定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开展课后评价,能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

4-3教学研究能应用化学学科研究与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诊断教实践中的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建设性对策,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运用德育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德育活动,掌握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班级常规工作要领。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1【指导技能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归纳中学德育内容、原理与方法,学会中学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策略;能阐述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知晓学生心理辅导、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了解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规定,具备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和特殊事件的基本能力。

5-2指导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活动,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领会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有机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开展养成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德育育人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探究并实践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6-2学科育人能诠释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够结合化学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德育等内容,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将化学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在化学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6-3活动育人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学会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理解反思的价值,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养成反思习惯。理解教学反思的价值,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并能通过反思促进个人专业成长。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7-1反思能力初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能运用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对化学学科专业学习过程和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诊断和改进,获得积极的反思体验。

7-2发展意识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树立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理念,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8.沟通合作】领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人际沟通基本方法,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研究,具备与同行沟通交流的技能。

8-1沟通技能】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同行、领导沟通交流,善于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8-2合作学习】能说明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会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尊重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观点和愿望,乐于分享经验和资源,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团队任务,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以德立身,知行合一

目标2:学养深厚,教学有法

目标3:以生为本,育人有方

目标4:勤学善思,持续发展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H

M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H

M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H

M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H

M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M

H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H

H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M

H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M

H

H:高支撑,M:中支撑)

本专业毕业要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上承培养目标,下统课程体系。其中, 毕业要求 12及其6个分解指标点主要支撑“以德立身,知行合一”、“以生为本,育人有方”目标的达成,并通过思政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实践、品行教育等第二课堂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毕业要求34及其6个分解指标点主要支撑“学养深厚,教学有法”、“勤学善思,持续发展”,即化学专业和化学学科教学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目标的达成,并通过三十多门化学类、教师教育类必修课实现专业基础理论、基本能力的认知支撑,通过三笔字等实操课程实现师范技能的支撑,通过试讲试教、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实战路径实现支撑。毕业要56及其5个分解指标点主要支撑“以德立身,知行合一”、“以生为本,育人有方”目标的达成,并通过班级管理等课程实现知识支撑,教育实习中的班主任工作、组织社团活动等从实操体验的路径来实现其支撑。毕业要求78及其4个分解指标点主要支撑“学养深厚,教学有法”、“以生为本,育人有方”“勤学善思,持续发展”目标,即反思、发展、协作等综合素质、素养目标的达成,融汇到思政类、化学实验类、人文类课程等多类型课程中进行体验和培养,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等从综合实践的路径提供支撑。

四、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最低学分166学分;毕业生必须达到第二课堂规定的合格条件,并获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化学、教育学

(二)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专业实践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学研究性实验、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

(二)教育实践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试讲试教、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设计)。

七、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学时)分布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分比例

课内学时数

学时比例

通识教育

课程

必修

40

24.10%

688

25.37%

选修

7

4.22%

112

4.13%

专业教育

课程

专业基础课

必修

12

7.23%

208

7.67%

专业发展课

必修

52.5

31.63%

1056

38.94%

选修

10

6.02%

160

5.90%

专业方向课

必修

4.5

2.71%

120

4.42%

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6

3.61%

/

/

教师教育

课程

教师教育公共课

必修

14

8.43%

256

9.44%

选修

1

0.60%

16

0.59%

学科教学课

必修

4

2.41%

64

2.36%

选修

2

1.20%

32

1.18%

教育实践

课程

见习

必修

2

1.20%

/

/

试讲试教

必修

2

1.20%

/

/

教育实习

必修

8

4.82%

/

/

教育研习

必修

1

0.60%

/

/

合计

166

100%

2712

100%

第二课堂

必修

5

/

/

/

选修

3

/

/

/

八、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执行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课内讲授

实验实践

课外自主

通识教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必修

16TS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6

8

4

3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TS1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2

8

8

2

2

16TS1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2

8

8

2

3

16TS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64

8

8

4

4

16TS1006

形势与政策1

0.4

8

8

0

0

2

1

每学期集中开设4周课程

16TS1007

形势与政策2

0.4

8

8

0

0

2

2

16TS1008

形势与政策3

0.4

8

8

0

0

2

3

16TS1009

形势与政策4

0.4

8

8

0

0

2

4

16TS1010

形势与政策5

0.2

8

8

0

0

2

5

16TS1011

形势与政策6

0.2

8

8

0

0

2

6

小计

16

272

212

32

28

大学外语

必修

03TS1010

大学1

3

52

48

0

4

4

1

外国语学院

03TS1011

大学2

3

48

48

0

0

3

2

03TS1012

大学3

2

32

32

0

0

2

3

03TS1013

大学4

2

32

32

0

0

2

4

小计

10

164

160

0

4

信息技术

必修

10TS100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2

32

16

0

16

1

3

人工智能学院

混合式

大学体育

必修

14TS1001

大学体育1

1

32

0

24

8

2

1

体育学院

14TS1002

大学体育2

1

38

0

32

6

2

2

14TS1003

大学体育3

1

38

0

32

6

2

3

14TS1004

大学体育4

1

38

0

32

6

2

4

小计

4

146

0

120

26

素质与能力基础

必修

01TS1001

大学语文

2

32

32

0

0

2

2

文新学院

20TS15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6

16

0

0

1

2

学工部

18TS1001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

16

16

0

0

1

3

22TS1001

军事理论

2

36

24

12

0

2

1

武装部

在线课程

21000001

就业与创业指导

1

32

16

16

0

2

6

创新创业学院

20TS1001

劳动教育1

0.5

16

4

4

8

1

3

学工部

混合式

20TS1002

劳动教育2

0.5

16

4

4

8

1

4

小计

8

164

112

36

16

合计

40

778

500

188

90

综合素质

选修

7

112

必选2学分创新创业类课程(含在线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执行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课内讲授

实验/上机

课程实践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

必修

06011101

专业导论与职业生涯规划

1

16

16

0

0

1

1

06011102

高等数学1

3

48

48

0

0

3

1

数理学院

06011103

高等数学2

3

48

48

0

0

3

2

06011104

普通物理及实验1

2.5

48

32

16

0

3

1

06011105

普通物理及实验2

2.5

48

32

16

0

3

2

合计

12

208

176

32

0

专业发展课

必修

06011202

化学实验安全基础

0.5

16

8

8

0

1

1

06011106

无机化学1

3

48

48

0

0

3

1

06011241

无机化学实验1

1.5

48

0

48

0

4

1

混合式

06011203

无机化学2

3

48

48

0

0

3

2

06011224

无机化学实验2

1.5

48

0

48

0

4

2

混合式

06011237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2

32

16

0

16

2

2

06011206

分析化学

4

64

64

0

0

4

3

混合式

06011226

分析化学实验

1.5

48

0

48

0

3

3

06011210

有机化学1

4

64

64

0

0

4

3

混合式

06011217

有机化学实验1

1.5

48

0

48

0

3

3

06011225

有机化学2

4

64

64

0

0

4

4

混合式

06011228

有机化学实验2

1

32

0

32

0

2

4

06011212

物理化学1

4

64

64

0

0

4

4

06011213

物理化学2

4

64

64

0

0

4

5

06011229

物理化学实验

2

64

0

64

0

4

5

混合式

06011231

化学综合实验

2

64

0

64

0

4

5

06011301

仪器分析

3

48

48

0

0

3

6

混合式

06011227

仪器分析实验

1

32

0

32

0

2

6

混合式

06011216

结构化学

3

48

48

0

0

3

6

06011230

化工基础

3

48

48

0

0

3

6

06011232

化学研究性实验

1

32

0

32

0

2

6

06011236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

32

32

0

0

2

6

合计

52.5

1056

616

424

16

选修

06011303

化学专业英语

2

32

32

0

0

2

5

必选10个学分课程

限选

06011315

环境化学

2

32

32

0

0

2

6

06011316

天然产物化学

2

32

32

0

0

2

5

06011317

药物化学

2

32

32

0

0

2

5

06011318

精细化工

2

32

16

16

0

2

5

06011310

日用化学品

2

32

16

0

16

2

3

06011321

无机化学选论

2

32

32

0

0

2

5

06011322

分析化学选论

2

32

32

0

0

2

6

06011323

有机合成化学

2

32

32

0

0

2

6

06011324

物理化学选论

2

32

32

0

0

2

6

06011312

综合化学

2

32

32

0

0

2

5

合计

10

160

专业方向课

必修

06011233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

1.5

32

8

0

24

2

5

06011234

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

2

64

0

64

0

4

5

06011235

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与研讨

1

24

8

0

16

2

6

合计

4.5

120

16

64

40

综合实践

必修

06501530

毕业论文(设计)

6

14

8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公共课

必修

16TS10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6

16

2

5

教师教育学院

17JS1001

心理学

2

48

48

0

0

3

2

17JS1002

教育学

2

32

32

0

0

2

3

05JS1001

现代教育技术

1

32

16

0

16

2

3

01JS1006

教师语言

1

16

16

0

0

2

3

文新学院

01JS1007

三笔字

1

16

8

0

8

1

4

美术学院

17JS1003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

2

32

32

0

0

2

4

教师教育学院

17JS10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

16

16

0

0

1

4

17JS1013

教育测量与评价

1

16

16

0

0

1

5

17JS1017

班级管理

1

16

16

0

0

1

6

17JS1016

教育科研方法基础

1

16

16

0

0

1

6

合计

14

256

232

0

24

选修

17JS1012

校本课程开发

1

16

16

0

0

1

5

教师教育学院

17JS1013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1

16

16

0

0

1

5

合计

1

16

16

0

0

学科教学课

必修

06011238

化学教学论

3

48

48

0

0

3

4

06011239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

16

8

0

8

1

5

合计

4

64

56

0

8

选修

06011325

教师礼仪训练

1

16

4

0

12

1

2

06011311

中学化学习题研究

2

32

16

0

16

2

6

06011313

化学史和方法论

1

16

8

0

8

1

2

限选

06011326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1

16

8

0

8

1

6

06011314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1

16

8

0

8

1

6 

合计

2

32

教育实践课程

必修

06501527

试讲试教

2

2

5

06501528

教育见习

2

4

1-6

06499307

教育实习

8

18

7

06502600

教育研习

1

1

8

合计

13

25

毕业最低学分

166

第二课堂

必修

20TS1501

品行教育

1

20TS1504

军事技能

2

20TS1505

劳动与社会实践

1

20TS1506

体质训练与测试

1

小计

5

选修

06011401

开放实验

1

06011402

实验员助理

1

06011403

创新创业成果类

1

06011404

学科竞赛及科研类

1

06011405

公开发表作品类

1

06011406

各类实践成果类

1

06011407

个性特长成果类

1

小计

3

合计

8

注:第二课堂选修课程学分具体认定细则如下:

1. 开放实验类:完成32学时的开放实验,认定为1学分。

2. 实验员助理类:完成1学期的实验员助理工作,认定为1学分。

3. 创新创业成果类:参加并结项下列各课题者,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人4学分,合作者按照顺序依次为3.532.5学分;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人3学分,合作者按照顺序依次为2.521.5学分;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人2学分,合作者按照顺序依次为1.510.5学分。

4. 学科竞赛类: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32学分;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21学分;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1.51学分;院系级0.5学分。

5. 公开发表作品类:权威期刊SCI收录、发明专利4学分,独著得满分;2人著作按6:4分配;3人著作按5:3:2分配。核心期刊、实用新型专利3学分,独著得满分,2人著作按6:4分配;3人著作按5:3:2分配。内部学术刊物1分,独著得满分;2人著作按6:4分配;3人著作按5:3:2分配。

6. 各类实践成果类:参加学校组织社会实践、学校志愿服务岗、校外志愿服务或者参加短期海外学习、实习、游学等活动经历可获1学分。

7. 个性特长成果类:获取教师资格证1学分;通过计算机三级2学分,计算机二级1学分;通过英语六级2学分,英语四级1学分。

九、说明

(一) 适用对象

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化学专业本科生,从2021级开始执行。

(二) 修订、完善过程

本培养方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乐山师范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分析结果,与基础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在校生代表、校友、专业老师等共同研讨、不断完善,经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具体完善过程:2019年初组织全专业教师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解读指标,开展基础调研。2019年学校出台《关于制订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乐师院教[2019]41号)后, 按文件要求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成立了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小组,并于20199月制订了《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9 版)》。根据20201月学校发布的《关于师范类专业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通知》要求,于2020-2021年先后组织基础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在校生代表、校友、专业老师等,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工作。20215月初, 结合评价调查结果、需求调研与论证情况,形成《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定位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完善了本方案。2021年根据《乐山师范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和《乐山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制度》。

(三)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员

1.校内本专业人员:陈稼轩(院长)、张海连(专业负责人)、孙国峰(党总支书记)、胡育(院长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张连花、王应红、温志国、宋九华、杨孝容、田冲、吕申壮、田怡、卫诗倩、史铠。

2.校外专家:李远蓉(西南大学教授)、樊敏(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陈继平(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3.教育行政部门代表:邓玉华(成都教科所化学教研员)、周颖秀(乐山教科所化学教研员)徐怀军(峨眉山市教育局)、谢涛(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

4.中学化学教师代表:马晓峰(乐山一中,化学高级,1984级校友)、夏燕明(新都区东湖中学校,化学高级)、毛永清(乐山实验中学,化学高级)、王平(乐山五中,化学高级)、吴祖刚(乐山草堂高中,化学高级)、严富强乐山市市中区海棠实验中学,化学高级、严明兵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化学高级)、林国翠(凉山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化学高级曹宇成实外五龙山校区化学组组长)、叶大星(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化学教师,2011级校友)、张云明(凉山州会东县和文中学化学教师,2014级校友)。

5.毕业生代表:吴慧玲(2017级化1班)、马清清(2017级化1班)、童敏(2017级化2班)、何莹(2017级化2班)、侯丁驰(2017级化2班)。

6.在校生代表:李艳阳(2018级化1班)、杨爽(20182班)、杨旭(2019级化1班)、徐玉玲(2019级化2班)。

编制: 张海连(专业负责人)

审核: 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学委员会

审定: 乐山师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附件1

课程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情况

毕业要求

指标分解

支撑课程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

1-1理想信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通识课——思想道德与法治(H)、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H)、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H)、形势与政策(H)、军事理论(H

2.教师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M

3.第二课堂——品行教育(M

1-2立德树人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

1.通识课——思想道德与法治(M)、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形势与政策(M、劳动教育(M

2.教师教育课——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H

3.学科教学课——化学教学论(M

4.教育实践——教育见习(M

1-3依法执教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1.通识课——思想道德与法治(H

2.教师教育课——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H

3.教育实践——教育见习(M)、教育实习(M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2-1职业认同具有正确的教育观,领会并认同中学化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教育强国的职业使命感,愿意扎根县、乡镇基层教育岗位。

1.通识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就业与创业指导(M

2.专业基础课——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规划(H

3.教师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研究(H教育学(M

4.教育实践——教育见习(H

2-2敬业爱生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关注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关注个体差异。爱岗敬业,在教育实践中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

1.专业基础课——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规划(M

2.教师教育课——教育学(M)、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M)、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

3.教育实践——教育实习(H

2-3自身修养具有正确教师观,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言行举止符合教师礼仪;具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1.通识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H)、大学外语(H)、大学体育(H)、大学语文(M)、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军事理论(M

2.教师教育课——心理学(M

3.第二课堂——体质训练与测试H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3-1学科知识系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的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形成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为中学化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1.专业发展课——无机化学(H)、无机化学实验(M)、分析化学(H)、分析化学实验(M)、有机化学(H)、有机化学实验(M)、物理化学(H)、物理化学实验(H)、化学综合实验(M)、仪器分析(H)、结构化学(H)、高分子化学与物理(H

2.专业发展课(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M

3-2学科能力】具备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分析化学相关问题;掌握化学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了解化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一般方法;具有安全、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H)、普通物理及实验(H

2.专业发展课——无机化学实验(H)、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H)、分析化学实验(H)、有机化学实验(H)、物理化学(H)、物理化学实验(H)、化学综合实验(H)、仪器分析实验(H)、化工基础(H)、化学研究性实验(H

3.专业方向课——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M

4.专业发展课(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M

3-3【学科应用】领会化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工、生命、材料、环境等学科的联系,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能运用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融合信息技术、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通识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H

2.学科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H)、普通物理及实验(M

3.专业发展课——化学实验安全基础(H)、无机化学(M)、无机化学实验(M)、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M)、分析化学(M)、有机化学(H)、有机化学实验(M)、物理化学(M)、仪器分析(H)、仪器分析实验(M)、化工基础(M)、化学研究性实验(H)、高分子化学与物理(M

4.学科教学课(限选)——化学史和方法论(M

5.专业发展课(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H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4-1教学基础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学化学教育规律;理解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核心素养内涵,能阐述中学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和逻辑;“三字一话”达标、能独立操作中学化学实验、会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1.通识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M

2.教师教育——心理学(H)、教育学(H)、现代教育技术(H)、三笔字(H)、教师语言(H

3.专业方向课——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H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H

4.学科教学——化学教学论(H)、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H

5.教育实践——试讲试教(M

4-2【教学实践】能基“学生中心”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够把握学情、制定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开展课后评价,能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

1.学科教学课——化学教学论(M)、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

2.专业方向课——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M

3.教师教育课——教育测量与评价(M)、现代教育技术(M)、三笔字(M)、教师语言(M

4.教育实践——试讲试教(H)、教育实习(H

4-3【教学研究】能应用化学学科研究与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诊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建设性对策,能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1.通识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

2.教师教育课——教育测量与评价(H)、教育科研方法基础(H

3.教育实践——教育研习(H

4.专业发展课(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H

毕业要求5

班级指导

5-1【指导技能】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归纳中学德育内容、原理与方法,学会中学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策略;能阐述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知晓学生心理辅导、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了解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规定,具备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和特殊事件的基本能力。

1.通识课——思想道德与法治(M

2.专业发展课——化学实验安全基础(M

3.教师教育课——心理学(M)、班级管理(H、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H

5-2【指导实践】教育实践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活动,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1.教师教育课——班级管理(H)、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

2.教育实践——教育实习(H

3.第二课堂——劳动与社会实践(M

毕业要求6

综合育人

6-1【德育育人】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探究并实践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1.通识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H)、劳动教育(M

2.教师教育课——教育学(M

3.第二课堂——品行教育(H)、劳动与社会实践(M

6-2【学科育人】能诠释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够结合化学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德育等内容,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将化学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在化学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1.学科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M)、普通物理及实验(M

2.专业发展课——化学实验安全基础(M)、无机化学(M)、无机化学实验(M)、分析化学(M)、有机化学(M)、物理化学(M)、仪器分析(M)、仪器分析实验(M)、化工基础(M

3.学科教学课(限选)——化学史和方法论(H

4.教师教育课——心理学(M

6-3活动育人】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学会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

1.通识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劳动教育(H

2.教育实践——教育实习M

3.第二课堂——劳动与社会实践(H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7-1【反思能力】初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能运用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对化学学科专业学习过程和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诊断和改进,获得积极的反思体验。

1.专业发展课——无机化学(M)、无机化学实验(M)、分析化学(M)、有机化学实验(M

2.专业方向——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与研讨(H

3.教育实践——教育研习(H

4.专业发展课(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M

7-2【发展意识】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树立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理念,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通识课——就业与创业指导(H)、专业导论与职业生涯规划(M)、大学外语(M

2.学科教学——化学教学论(M)、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

3.专业方向课——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M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与研讨(M

4.教师教育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M、教育科研方法基础(M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8-1【沟通技能】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同行、领导沟通交流,善于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1.通识课——大学外语(H)、大学语文(H

2.教师教育课——教师语言(H

3.教育实践——教育实习(M

8-2【共同学习】能说明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会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尊重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观点和愿望,乐于分享经验和资源,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团队任务,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1.通识课——大学体育(H

2.专业发展课——物理化学实验(M)、化学综合实验(M)、仪器分析实验(M)、化学研究性实验(M

3.专业方向——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与研讨(M

4.教育实践——试讲试教(M)、教育研习(M

5.第二课堂——军事技能训练(H

H表示高支撑; M表示中支撑; L表示低支撑

 


附件2

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图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6-3

7-1

7-2

8-1

8-2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M

H

L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M

L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L

L

H

L

形势与政策

H

M

L

大学外语

H

L

M

H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H

L

M

L

大学体育

H

L

H

大学语文

M

H

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L

L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L

H

M

军事理论

H

L

M

就业与创业指导

M

H

L

劳动教育

M

M

H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

必修

专业导论与职业生涯规划

H

M

M

L

高等数学

H

H

M

普通物理及实验

H

M

M

专业发展课

必修

化学实验安全基础

H

M

M

无机化学

H

M

M

M

无机化学实验

M

H

M

M

M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H

M

L

分析化学

H

M

M

M

分析化学实验

M

H

L

L

有机化学

H

H

M

有机化学实验

M

H

M

M

物理化学

H

H

M

M

物理化学实验

H

H

M

化学综合实验

M

H

M

仪器分析

H

H

M

仪器分析实验

H

M

M

M

结构化学

H

L

化工基础

H

M

M

化学研究性实验

H

H

L

M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H

M

L

专业方向课

必修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

H

M

L

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

M

H

M

L

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与研讨

H

M

M

综合实践

必修

毕业论文(设计)

M

M

H

H

M

L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公共课

必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M

H

心理学

L

M

H

M

M

教育学

M

M

H

L

M

L

教育测量与评价

M

H

L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

H

H

M

L

现代教育技术

L

H

M

M

班级管理

H

H

L

教育科研方法基础

H

M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M

H

M

三笔字

H

M

教师语言

H

M

H

学科教学课

必修

化学教学论

M

H

M

M

L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H

M

M

限选

化学史和方法论

M

H

L

教育实践课程

必修

试讲试教

M

H

M

M

教育见习

M

M

H

L

L

教育实习

M

H

H

H

M

M

教育研习

H

H

L

M

第二课堂

必修

品行教育

M

H

L

军事技能训练

H

劳动与社会实践

M

M

H

体质训练与测试

H